学院新闻 首页 首页
劳动教育倡议书
作者:吴印权     发布时间:2025/05/12     点击数:
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
大家好!

劳动,是中华民族赓续千年的传统美德,更是构筑美好生活的坚固基石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劳动可以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,具有综合育人价值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”。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,弘扬劳动精神,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在此,我们向全院师生发出如下倡议:

一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,弘扬劳动精神

深刻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,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、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以及新时代劳动模范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、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,以劳动为荣,摒弃好逸恶劳、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,自觉抵制一切轻视劳动、歧视劳动者的不良行为,积极传播正确的劳动观念,营造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、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。

二、积极参加各类劳动实践活动,提升劳动能力

1.立足校园,小事践行: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劳动实践机会,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室清扫、实验室清洁维护,公共设施爱护的活动中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培养自己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。

2.投身志愿,奉献社会: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,深入社区、乡村、企业等基层一线,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,如社区志愿服务、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、助力乡村振兴等公益劳动,以及参加企业生产实习等职业体验活动。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劳动和社会群体,拓宽自己的视野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劳动能力。

3.学习技能,提升素养: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课程、劳动实践活动周、专业实习实习、社会实践调研等有计划、有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,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,提高自己的劳动素质和实践能力。

三、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,践行劳动品质

在日常生活中,注重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,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如整理房间、清洗衣物等,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减轻父母的负担,同时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勤劳节俭、艰苦朴素的优良家风。

四、珍惜劳动成果,厉行节约精神

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我们要时刻珍惜粮食,节约各类资源,坚决杜绝浪费行为,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,让珍惜劳动成果成为一种自觉行动。

老师们、同学们,劳动教育是我们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当下做起,在劳动的磨砺中锤炼意志、增长才干,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,为学院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!

资源与环境学院

2025.05.12